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5)12-0144-01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已经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经管类专业常见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大多数,理论部分主要包含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手段,国际贸易与经济进步等内容;实务部分主要包含买卖磋商与合同签订、产品的品名、品质、数目、包装、价格和贸易术语、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结算、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非国贸专业的学生并不看重这门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成效不理想。怎么样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1.教学内容陈旧且不可以针对不同专业重新整理
现在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程的内容跟不上国际贸易的进步变化。伴随国际经济进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投资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国际电商的进步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现行教程中对这类内容的讲解甚少,不少教师也只不过照本宣科,并没将新的内容在课堂上予以补充。
更为紧急的是,有的教师教授不同专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却仅用同一本教程,同样的教材。并没重视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致使不少学生不了解这门课和我们的专业有哪些关系,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2.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性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现象仍常见存在,即使有互动,也只是简单的问答形式。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没办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革新思维能力,学生则容易表现出不想上学、不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课的现象。
3.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看重不够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因为没外贸企业的工作历程,不熟知外贸业务步骤,因此并不可以非常不错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就致使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
4.考核方法单一没办法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在该课程的考核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出勤及课堂问答等平常成绩给出最后的总评成绩。闭卷考试内容缺少新意,大部分题型只能考核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不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什么时间建议
怎么样才能避免以上教学弊病,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汇总了以下几个方面教改技巧:
1.准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且注意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调整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断进步变化,新的国际贸易惯例、政策、手段也不断颁布,而这类新的内容总是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在教程上有所体现,所以在教学中除去要常常更换最新修订或撰写的教程外,还要准时的将没纳入教程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补充,以做到与时俱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与其所学专业的关系,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有关专业课与本课程的关系,调整讲课内容及学时分配。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可适合增加国际贸易政策与手段部分的学时,让其意识到国家颁布的不同国际贸易政策及手段会对企业的营运管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要侧重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的讲授,由于买卖磋商与合同签订、国际贸易术语等内容与该专业商务英语函电等专业课程密切有关。对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在国际货款的结算部分则要多分配学时。
2.多种教学办法结合用,加大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办法,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要结合国际贸易环境及目前国际贸易重大事件拓展案例剖析、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革新思维能力。譬如在讲到国际贸易手段中的反倾销手段时,可以引入中国光伏商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案例来剖析;在讲到国际贸易与经济进步部分,可以提出小组讨论题目:希腊债务危机对欧盟乃至中国对外贸易进步的影响,鼓励同学们课下搜筹资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专题讨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部分,可以使用情景模拟教学,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造我们的公司,模拟买卖磋商与合同签订等活动,在实操演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借助学校提供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将课程教材、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料发布到课程网站上,便捷学生课下复习。同时还可以发布教学案例资料,课下先由同学们进行阅读与考虑,课上组织小组讨论或专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在网站留言,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和老师就课上的专题讨论进行课下更深入的交流,这不失为一种非常不错的课下互动平台。
3.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按期选派任课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训练,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只有如此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打造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操作软件,因为非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中对本课程的学时分配并不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会状况,选择重点模块进行模拟操作实训。
4.改革考核方法
除去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入门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外,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考核上,加强平常过程考核的力度。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我重点察看并记录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小组讨论中发言的次数与水平;第二是课堂案例剖析与专题讨论中能不承认真研读老师课前布置的案例并且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第三是在实训室运用国际贸易软件进行模拟操作时的综合表现;第四是考勤和作业完成状况。只有将过程考核的比重加强才能改变学生考试前突击复习,考完就忘的弊病。
4、小结
伴随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及国际贸易的进步变迁,非国贸专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办法仍需不断调整与健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常识储备,积极探索更合适不同专业学生特征的教学办法,提升教学效率。